暑假已到来,安全不放假!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选择玩水消暑,暑假也成为了溺水事故的多发期。校园安全管理专家提醒,学生一定要在家长或教练的陪同下,前往有安全保障的正规场所游泳,家长一定要承担起监护责任,防止游泳池溺水事故发生。遇到同伴或其他人落水,须谨记“未成年人勿下水救人”。
到有安全保障的正规场馆游泳
7月15日,记者在奥绅体育公园看到,该公园游泳馆的泳池属于半室外泳池,水最深处1.5米,来此游泳的以儿童居多,也有成人。记者注意到,该游泳馆配有专业的游泳教练和救生员,并在显眼位置竖立了警示牌,标明水深、注意事项等。
游泳教练郑朝彬告诉记者,不同的游泳馆根据泳池的水深,有不同的要求。奥绅体育公园游泳馆规定,身高1.4米以下的小朋友游泳,务必要有家长陪同,并且只能在浅水区和专用泳道活动。
广东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白云区教育局校园安全管理专家刘振伟说:“玩水可以,但一定要提高警惕,预防溺水。孩子们一定要牢记,绝不能私自或结伴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或嬉戏;如果想要游泳,一定要在家长或教练的陪同下,前往有安全保障的正规游泳场所;参加水上活动时,务必按照规定,正确穿戴救生衣等防护装备;可以利用假期到正规的游泳场地,学习基本的游泳技能。”
预防溺水的第一步,是树立安全意识。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是预防溺水的第一责任人,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把孩子置身于危险之地。
刘振伟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明确知晓孩子的去向,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特别是外出游玩时,若孩子要游泳,一定要陪同孩子前往,并选择安全、有监管的游泳场所。在家中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确保孩子不会在没有家长监护的情况下接近水域,如池塘、河流、水库等。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暴雨、洪水等恶劣天气,严禁孩子外出接近水域。暑假期间,也要与学校、社区保持联系,了解和参与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必须谨记“未成年人勿下水救人”
如果不幸发生溺水,如何自救和救人?郑朝彬表示,人一旦溺水,几乎是无法自救的,但是仅落水时可以设法自救。落水者首先要保持镇定,然后设法让身体在水面躺平,在屏息的同时,尽量放松身体,让自己漂浮起来,等待救援。
刘振伟强调,如果遇到同伴或其他人落水,一定要谨记“未成年人勿下水救人 ”。遇到有人溺水时,不能擅自下水救人,可立即在岸上呼救及报警,采取岸上救援方法。当落水者离自己较近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将腰带、树枝、竹竿等伸给溺水者。如果距离较远,可把绳子或空的矿泉水瓶、塑料桶、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帮助溺水者借物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千万不能野泳!”刘振伟介绍,很多溺水事故都发生在江河码头、水库、水塘等危险水域。尽管多方宣传不能野泳,但还是有个别人不听劝阻,到山塘水库游泳。当天,记者在六片山“白云天池”看到,虽然属地部门和景区已经做了许多警示标语,安装了围栏,但还是有个别野泳爱好者破坏水域周围的刀片刺绳围栏,进行野泳。景区工作人员发现后,通过大喇叭对他们进行警告,劝导其立即上岸。
刘振伟建议,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构建网格化防溺水管控体系,构建“社会、家庭、学校”携手共管的全社会安全教育网络。学校老师要切实加强与家长、社区和有关部门的联系,组织和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预防暑假学生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要建立健全相关水库、河湖巡查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在显眼处设立安全警示标牌,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防溺水应急设施,共同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安全网。
【文字】南方+记者 谭超 通讯员 党英伟 王照宇
【摄影】伍世柱 李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