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痛,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经历。不过肚子痛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肠道疾患。我们的肠道不仅仅只负责消化,它还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如果肠道患有疾病,那对整个身体都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结直肠癌。根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的2023年度全市肿瘤发病情况显示,结直肠癌发病数排名前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所幸结直肠癌是可以通过筛查早发现早治疗,而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本期《略知二事》,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秦颖和大家分享有关肠道的那些事儿。
讲述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 秦颖
临床上,病人来检查时发现有肿瘤,很多时候都觉得很突然,其实,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除非极个别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其他大部分肿瘤留了足够的时间,让大家去发现它。这其中,结直肠癌就是一个有足够时间去发现和干预的肿瘤。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数据,85%的肠癌是散发性肠癌,其发病规律是从息肉经过漫长的时间转变成肠癌,这个癌变时间可以长达10-15年,这期间只要进行肠镜检查,就能提前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肠癌的高发年纪一般是50岁-70岁,所以一般建议普通人40岁-45岁左右要做一次胃肠镜。假如这个时候发现息肉,就可以及时处理,杜绝癌变的机会或切断癌变的进程。
不过因为经济水平、健康意识以及观念等原因,很多人对把肠镜检查当成常规体检项目并不认同,导致不少结直肠癌发现时已经是进展期甚至是晚期,这就特别可惜。
当然在40岁左右做一次肠胃镜,是对普通人群的建议,如果是高危人群,比如直系三代人家系中有两个或以上亲属患结直肠癌,其中至少一个人小于50岁,那么就要警惕遗传性结直肠癌,这种家系成员建议20-25岁就要进行胃肠镜检查。遗传性结直肠癌虽然只占肠癌的10%-15%,但这类结直肠癌可以不经过息肉癌变的漫长过程,而直接以癌巢形式出现,所以要引起重视。
那么做了一次肠胃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呢?通常建议如果做肠胃镜没有发现异常,可以每3-5年检查一次。有的人发现息肉后,会很紧张,每年都要求复查胃肠镜,个人认为并没必要。即使发现息肉,也要看是什么类型的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那么可以2-3年后再复查。如果是腺瘤或侧向发育型肿瘤,那就要及时通过内镜治疗,一年甚至半年后就要复查。
现在做胃肠镜很方便,做的过程完全没有知觉,很多人担心做的时候不舒服。其实我们做胃肠镜的时候,一直都有麻醉医生监测,麻醉剂量控制的很精准,基本上做完就醒了,如果只是检查,一个胃镜大概10钟,一个肠镜15分钟,加起来不到半小时,发现有息肉也可以在做肠胃镜时直接切除,很方便快捷。
当然,得癌症的毕竟是少部分人,大部分人胃肠道不舒服,没有器质性病变,只是功能性胃肠病。胃肠道功能跟很多因素有关系,包括睡眠、情绪、药物、食物、遗传等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
在临床上,我每周都能遇到一些刚入职的年轻人,或者是临近中考和高考的学生,因为肠胃不舒服来医院看病。这些患者的共性就是学业或者工作压力很大,经常熬夜或晚上睡眠不佳,饮食还不规律,所以出现功能性胃肠病。对于这类患者,调节心情,改善睡眠,建立良好的饮食和排便习惯,必要时配合使用一些辅助用药,过了这段特殊的人生阶段,大多会慢慢好起来,不用太担心。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益生菌在售卖,不少人咨询平时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我并不否认益生菌的作用。益生菌在肠道健康中起非常重要作用,肠道作为身体里最大的免疫器官,有不计其数的菌群,这其中有致病菌,也有益生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菌群失调时就可以出现功能性肠病,这个时候补充一些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肠道功能。
当然,肠道健康也和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现代人的食物大多是精粮,很少吃糙米等粗粮,殊不知粗粮和高膳食纤维食物可以通过在肠道内与肠黏膜摩擦从而改善粘膜血液循环,促进肠道粘膜增生,维护正常的肠道功能。因此鼓励平时要适当吃粗粮,补充膳食纤维,维持肠道的运动和功能。
此外,长时间熬夜,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也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我们还有不少患者有乱吃抗生素的习惯,滥用抗生素有可能过度抑制肠道益生菌,特别是小孩子,一吃抗生素,就可能因为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拉肚子。所以,要改变熬夜的习惯,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一个身体健康、饮食规律、膳食均衡、作息有度、没有不良嗜好的人,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益生菌,但对于肠道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以及功能性肠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益生菌。
最后在世界肠道健康日祝愿大家拥有健康的肠道,肠肠久久!
统筹:南都记者 李榕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通讯员:帅菲斐 王璐鑫 吴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