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14年9月21日,晴,永乐帝朱棣亲率文武百官出奉天门,迎接从西洋渡海归来的郑和,站在人群最中间的朱棣面色红润,嘴角带笑,一看就知心情不错,原来,在此前送回的文书中,写道今日郑和将带回一头名叫“基林”的“神兽”,所以朱棣才亲自赶来奉天门,想要一睹“神兽”尊容。
只见郑和缓缓牵着一头“神兽”走来,该兽外形似鹿,头生肉角,既不鸣也不叫,站在原地东张西望,大眼睛扑闪扑闪,十分可爱,最关键的是,这“神兽”十分高大,身高大约在6~8米之间,早已越过众人的头顶,所有人都在仰视它,现场不断爆发出惊呼声。
史料中写道:西南之诹,大海之浒,实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红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呜,音协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照其神灵,登于天府。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聪明的读者朋友已经猜出来这“神兽基林”到底为何物了——没错,它就是长颈鹿。不过对于第一次见到它的古人而言,脖子如此长的长颈鹿,无异于神迹,而且这长颈鹿的外貌,实在和古书中记载的“麒麟”太过相似,于是众人皆道,这就是“神兽麒麟”!
众所周知,麒麟在中国乃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如今朱棣当皇帝,郑和就带回来“麒麟”,这不就是在说他乃绝世明君吗?朱棣大喜,立马叫来翰林院学士沈度,为“麒麟”作诗,然后命宫廷画师作画,此画便是《瑞应麒麟图》。
关于麒麟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鲁哀公与大臣们在大野南部围猎,途中,突然惊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神兽,众人皆惊,纷纷追赶它并射伤它,而此兽便是麒麟,最后麒麟因惊吓过度而亡,鲁哀公便将其葬在今巨野县麒麟镇,人们为了纪念“西狩获麟”,便在这里建筑了麒麟台。
《礼记·礼运第九》上书: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由此可见,麒麟的地位与龙、凤、龟同等,甚至高于这三者,而古人认为,麒麟乃应龙的孙辈,从外形上来看,麒麟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则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
因麒麟现身时,多有祥瑞发生,故而人们特别喜爱麒麟,自青铜文化兴起后,人们便不断以铜打造麒麟形象,使人触及可摸,如此一来,麒麟的形象快速传播开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完整具体。
如1991年出土于广西的国家一级文物“麒麟尊”,便打造出了一个完整丰满的麒麟形象,此尊高53.7厘米,宽23.5厘米,长50厘米,重21.5千克,肚腹滚园,四腿盘骨俱健,看上去圆乎乎的,呈现出福态。
而麒麟尊的身上,则刻满了“夔”纹饰,十分华丽,在它的背部盘着一条龙,尾部则附着一只凤,这个集麒麟、龙、凤三大神兽于一身的青铜酒器,绝对称得上“神中之神”,堪称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作。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原本如此“呆萌”的麒麟,如今却变得有些“霸气”呢?查阅史料后可知,在东汉时,麒麟的形象才逐渐转向“霸气型”,因为此时佛教传入我国,古印度艺术造型也随之传入,麒麟的身上也加入了印度元素。
与此同时,学者在研究古生物时,还发现了一种名为“萨摩麟”的生物,根据萨摩麟的头骨化石可推测,它的身高至少有3米,体长则在4米左右,口鼻部很长,嘴呈圆形,臼齿齿冠很高,适合侧边咀嚼,在外型上,确实和古人描述的麒麟非常相似。
而萨摩麟的远祖,正是原鹿,而原鹿也是几乎所有鹿类的始祖。也就是说,萨摩麟和长颈鹿拥有一样的祖先,萨摩麟属于古长颈鹿。那么当年被鲁哀公捕获的“麒麟”,有没有可能就是萨摩麟呢?对此,各位读者朋友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高见!
参考资料:《说文解字》《春秋》《淮南子》
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